beat·365(中国)-唯一官方网站胡锦涛与清华大学
    (2001.04.29 新华网)
  | 新华网北京4月29日电  胡锦涛1942年出生于     山清水秀的安徽省绩溪县。这里也是大名鼎鼎的清华人胡 适的故乡。1959年9月,胡锦涛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,     他和夫人刘永清当时是全年级年龄最小的。他俩品学兼优, 待人真诚,与同学们相处得十分融洽。在校期间,胡锦涛 是出名的高材生,大学6年,除一门功课4分外,其余全     是5分。同时,他多才多艺,是学生文艺活动积极分子, 并担任过清华大学学生文工团舞蹈队团支部书记。 1964年,胡锦涛加入共产党并担任学生政治辅导 员,为此推迟半年毕业。毕业后,他一度留校任教。 1968年,他奔赴大西北的甘肃刘家峡水电站担任技术     员。1980年任甘肃省建委副主任的胡锦涛开始步入政 坛。
 尽管职务不断提升,肩上的担子越挑越重,但胡锦涛 和老师、同学们的距离并没有拉开。他在贵州任省委书记     时,在一个星期天步行去拜访一位在基层工作的同学。不 巧,只有这位同学的岳父母在家,他便和二位老人亲切地 攀谈起来。那位同学回家后,根据老人所说的情形,断定     是胡锦涛来过,便告诉老人来人是省委书记,使得老人惊 叹不已。
 在由贵州调往西藏工作前夕,胡锦涛当面委托贵州清 华校友会会长:“请在校友会上向校友们转达我离筑之前     未能向大家辞行的歉意。这几年我在贵州工作,虽未作出 成绩,但未曾做过一件有损清华声誉的事……”
 到中央工作后,胡锦涛仍与同学们保持着联系,同学 打电话找他,只要他在,总是亲自接电话,为同学们排忧     解难,并且说,有事若找不到他,可找永清。他仍是那样 坦诚,就像当年在清华那样。
 1984年5月24日,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锦涛回 到母校与水利系毕业生座谈。他结合自己的经历,鼓励大     学生们顺应时代潮流做推动社会前进的促进派,勉励他们 处理好国家和个人的关系,投身实践,把自己锻炼成党和 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。
 今年3月,胡锦涛在中南海听取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、     党委书记贺美英关于学校工作的汇报。他希望清华总结办 学的优良传统和经验,培养更多的治学、兴业、治国的优     秀人才,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作出贡献。
 
 |